专辑简介:
《Merci》是深切个人感激之情的表达,庆祝这段让音乐保持活力的强大关系。这张充满活力的唱片植根于福雷的作品,斯托特称之为她的“音乐灵魂伴侣”。专辑收录了福雷的老师夏尔·卡米尔·圣-桑和他的朋友兼支持者宝琳·维亚多特的创作,到他的学生娜迪亚·布朗热和她的妹妹莉莉·布朗热的作品。《Merci》是友谊的礼物,证明了表演者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几代人之间的联系。马友友和斯托特——他们都通过各自的老师路易丝·沃斯格曼和纳迪亚·布兰格与福雷有所联系——通过一段将福雷的弦乐和钢琴作品与他音乐家族成员的作品并置的录音,揭示了福雷的影响程度。用马友友的话说:“我们音乐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作品能支撑后人。”斯托特在录音的附注中写道:“这个项目的灵感可以追溯到我小时候在梅纽因学校的时候,那里有经常从巴黎来的老师,其中之一就是娜迪亚·布朗热。娜迪亚曾是福雷的学生,在我10岁的时候,我有幸为她演奏了福雷的作品第四首《船歌》,从那一刻起,福雷的音乐就从未离开过我。10岁时,我找到了我的音乐灵魂伴侣。”福雷是西方音乐史上根深蒂固的音乐家族的核心,通过直接的导师传承,可以追溯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福雷的影响力具有前瞻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老师或导师与福雷有直接联系的艺术家包括昆西·琼斯、亚伦·科普兰、菲利普·格拉斯和伦纳德·伯恩斯坦。
马友友和斯托特的录音合作始于1985年,其中包括《探戈之魂》和《Obrigado Brasil这两张专辑都获得了格莱美“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近年来,他们合作了2020年发行的《慰藉与希望之歌 (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以及2015年发行的《生命之歌 (Songs from the Arc of Life)》。
艺术家简介:
马友友,1955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1959年,由父亲启蒙学习大提琴,并和家人迁居纽约。马友友在古典与爵士之间轻松转变。他总是和最最优秀的演奏家一起演奏,并已录制了大提琴协奏曲的全部主要曲目,专辑总数达90张之多。马友友同样是室内乐的热情诠释者。伊扎克•帕尔曼、吉顿•克莱默、伊曼纽尔•艾克斯和艾萨克•斯特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他的密友。马友友说:“我理想中的音乐厅应该在演奏台和。观众席之间不设界限,这样音乐厅的气氛会更加亲切。”这一愿望表明这个艺术家将音乐单纯地视作一种和人们沟通的理想方式。任何听过他现场演奏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的人都知道,从第一个音符开始,马友友就能用他那不凡的魅力和高超的技巧与听众进行视觉和听觉的交流。2017年2月13日,在美国洛杉矶第18次获得第59届格莱美奖“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2024年11月1日,参演的纪录片《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在Disney+上线。
凯瑟琳•斯托特(Kathryn Stott),英国女钢琴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演奏生涯,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FAURe钢琴曲的权威演绎者之一。1958年出生,先毕业于梅纽因音乐学校,后来随梅纽因的妹夫路易斯发•肯特纳和拉威尔生前唯一的嫡传弟子维拉多•佩勒米特学习演奏,最后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20岁时参加1978年里兹国际钢琴比赛,获第5名。虽不算大师,却也非常活跃,以擅长演奏法国作曲家作品而闻名。她因在Hyperion唱片公司灌录一系列佛列钢琴作品集,获得了留声机大奖。1995年,她主持了曼彻斯特的佛列作品国际音乐节,并被法国政府任命为艺术总监。她灌录过的唱片还包括拉赫玛尼诺夫、肖邦、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她常常和马友友等联袂到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演出室内乐。
01. Berceuse, Op. 16
02. Nocturne
03. Andante, Op. 75
04. Mon coeur s’ouvre à ta voix from Samson et Dalila
05. Cantique
06. Papillon, Op. 77
07. Hai Luli!
08. Sicilienne, Op. 78
09. D’un soir triste
10. Morceau de lecture
11. La Mer
12. Romance, Op. 69
13. Aimez-moi from Six Chansons du XVI Siècle
14. élégie, Op. 24
15. Sérénade, Op. 98
16. Romance, Op. 36
17. Romance, Op. 28